4
浏览活动名称:彩虹泡泡龙
活动目标:
1.知道彩虹泡泡龙具体的制作过程,了解实验原理。
2.能够通过实验操作步骤大胆尝试制作泡泡龙,提高动手能力。
3.体验泡泡龙实验带来的乐趣,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发现与想法。
活动准备:
洗脸巾若干、皮筋若干、塑料瓶口若干、盆、色素、洗洁精等。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1.教师提问,引发幼儿对现实生活经验的思考
师:“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吹过泡泡?”
师:“你们知道泡泡都是什么颜色的吗?”
2.教师讲谜语,吸引幼儿注意力。
师:“那老师今天讲一个谜语,小朋友们仔细 听一听,然后猜猜是什么。”
师:“雨后一座桥,挂在半山腰,仔细瞧一瞧,颜色真不少。”
幼:幼儿猜测
师:“老师听到有小朋友说是彩虹,没错,这个谜语的谜底就是彩虹。”
3.教师出示彩虹的图片,引出实验。
师:“小朋友们想想看我们能在哪里看见彩虹呀?”
师:“那小朋友们想不想把天上的彩虹变到我们自己身边呢?”
师:“那接下来老师做一个有趣的实验,可以让彩虹从天上变下来,出现在我们自己做的泡泡里,这个实验叫作:彩虹泡泡龙。”
(二)教师示范,幼儿观察与交流。
1.老师示范吹泡泡龙,激发幼儿兴趣
(1).教师通过提问引发幼儿思考。
①师:“那现在有谁可以来说说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泡泡呢?”
②你看到了有什么工具
③你想不想也试一下?
2.教师出示道具
(1)教师:那小朋友们你们觉得我们要怎么制作彩虹泡泡龙呢?请你观察老师刚刚用的了工具是什么?
1.教师讲解实验步骤,幼儿观察。
(1)老师讲解第一步,先把吹泡泡的工具安装好
①将洗脸巾固定在塑料瓶上,用皮筋固定牢。
②在盆里挤进4-5泵洗洁精,倒入适量的水,搅拌出泡泡时即停。
③将湿巾在盆里蘸取适量制作好的泡泡水。
④第一次尝试吹泡泡龙
⑤成功之后可以在洗脸巾上涂上彩虹的颜色。
⑥对准瓶口大力吹气。
1.请幼儿开始尝试体验吹泡泡龙
(1)随机指导
(2)对于吹不出来的幼儿,引导他思考原因,并进行调整
(3)成功的幼儿可以跟同伴分享自己是如何成功的
(三)幼儿尝试实验操作,初步感知实验现象。
1.幼儿按照教师的方法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2.幼儿分享实验心得。
师:“老师看到大家的实验都制作完成啦,那现在我想请小朋友们来分享一下自己在实验种都发现了什么或者出现了什么问题?”
(出现泡泡从外面跑出来的现象、吹出来的泡泡颜色很淡、泡泡吹不出来等问题)
3.教师提问幼儿形成泡泡的原因。
师:“有谁能说出泡泡水是怎么形成的?”
师:“那小朋友们平时是怎么吹泡泡的呀?”
师:“哦有小朋友说平时用吸管和小手都能吹出泡泡。”
师:“那为什么我们对着洗脸巾吹气也能吹出泡泡呢?”
4.教师小结,说明原理。
师:“首先当我们将洗洁精和水混合在一起,并且搅拌的时候,就会变成我们吹泡泡时候的泡泡水,由于洗脸巾上有很多小空隙,每个小空隙就像一根吹泡泡的吸管,当我们朝它吹气时,就像同时朝着无数根吸管吹气,所以一下子就能吹出许许多多排列整齐的小泡泡,形成一条长长的彩虹泡泡龙。”
收获与反思
我深刻感受到科学实验活动对幼儿探索精神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作用。通过参与“彩虹泡泡龙”这一教学活动,我认识到将科学原理融入趣味实验中,能够有效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和主动学习能力。特别是在制作泡泡龙的过程中,孩子们表现出极高的专注度和创造力,这让我意识到实践操作是幼儿理解科学现象的重要途径。同时,我也学会了如何通过提问和引导帮助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鼓励他们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察与思考。这次实习经历让我更加明确了教师在幼儿科学教育中的角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孩子探究世界的引导者和支持者。